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电话

13507080529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考试信息|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政策|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普通话考试| 教师招聘公告| 试题资料| 报名系统|

教师招聘(国编):

招聘信息

招聘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试题资料 > 教师资格证笔试 > 中学教师 >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1)

发布时间:2024-07-22 15:00:29 作者:潘老师 热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为广大考生带来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1),为大家带来习题练习,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关中学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

  1.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晕轮效应,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2.一个教师想到班级中的一个好学生,总是想起他(她)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她)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投射效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晕轮效应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3.“情人眼里出西施”属于()。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晕轮效应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是()。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

  简答题

  1.简述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答案要点】(1)自发性;(2)相似性;(3)封闭性;(4)凝聚性;(5)竞争性;(6)权威性。此外,诸如畅通性、盲目性、散漫性、排他性、可变性。

  2.简述如何协调学校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

  参考解析: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和彼此间的相互认同,巩固班集体。

  (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具体可针对积极型、中性型、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性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对于消极性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

  3.简述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

  【答案要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主要有: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先入为主)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

  (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以点概面)

  晕轮效应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它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3)刻板印象

  又称定型,指社会对某一对象(群体)有一种固定的看法。

  (4)投射效应

  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4.简述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因素。

  【答案要点】外貌、能力、相似、互补、邻近、性格特征。

  以上就是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1)的全部内容,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资料,中小学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题库与下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试题等考试资料。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